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不需要供應CO2的水草匯總

以下水草均是一般常見可了解的水草品種,也非常感激希望各位堂友一齊來做好此項工作,向我補充更多的水草,多多指教!

陰性草 弱光無須CO2
大寶塔
水晶MOSS、火焰莫絲/聖誕莫絲、三角MOSS,珊瑚MOSS、迷你小三角MOSS、松茸莫絲/松茸莫斯、翡翠MOSS
咖啡榕/皺邊水榕、奧利榕/椒榕、黃金榕、黃金小榕、金錢榕、金錢小榕、燕尾榕、大水榕、三箭榕、小水榕、小榕、迷你榕/迷你小水榕、水榕、大葉巴榕、中榕、大芭榕/大榕
綠溫帝椒草、迷你椒草、咖啡椒、皺葉椒、緞帶椒、椒草、湯勺椒草/舌頭椒草、大皺葉椒草/氣泡椒
細葉鐵皇冠、鹿角鐵皇冠、鐵皇冠、青蛋皇冠/青蛋頭、螺旋皇冠、烏拉圭皇冠、針葉皇冠、三色皇冠/東方美人、狐尾皇冠、火玫瑰皇冠/紅蛋皇冠
水羅蘭、細葉水羅蘭、小水蘭、龍舌蘭、空古蘭、迷你水蘭
鹿角苔、大鳳尾苔、美國小鳳尾苔/美鳳、鳳尾蕨、大鹿角苔
紅三角、蜈蚣草/水蘊草、新加坡中柳、黃金柳、叉柱花、細葉龍鞭/皺葉小噴泉、藻球、綠雞蛋、綠菊花、大寶塔、大卷浪、香菇草、南美小對葉、蘋果草、黃金錢、進口南美草皮、矮珍珠、巴西利、大紅葉、葉底紅、羅貝力、大柳、大皺葉浪草、小海帆、南極杉、小波浪、巴西綠噴點睡蓮、小青葉、翡翠株株苔、南美玉竹、黑木蕨、巴拿馬香蕉、越南百葉、小竹葉、翡翠珍珠苔、金魚藻
中性草 中光適當CO2
香蕉草、馬達加斯加大葉網草、小竹葉、日本珍珠、噴泉太陽、小竹節
迷你皇冠、矮柳、日本青荷根、雪花草、小圓葉、綠金錢、槐葉萍、印度小寶塔、大卷浪、大寶塔、烏拉圭中後景草、綠菊花
虎耳、馬達加斯加蝦柳
噴泉太陽
陽性草 強光必須CO2
綠宮廷(有兄弟反應可以不需要CO2可照樣存活)、七星牛頓/宮廷草
澳洲吐血谷精、日本朝日古精、日本霧島谷精、小谷精、新加坡谷精
迷你矮珍珠、鹿角矮珍珠、爬地矮珍珠
紅蝴蝶、豹紋紅蝴蝶、中簀草、紅唇丁香、百葉、挖耳草(這個顏色的草有兄弟反應,自己種的時候也沒有CO2,照樣可以長的好)
新加坡寬葉太陽、普通太陽
迷你牛毛(對光照要求不高)、牛毛氈、鹿角苔
細葉水羅蘭、紅雨傘、綠松尾、夕燒、翡翠丁香、湖柳、天胡葵、小紅梅、古巴葉底紅
豹紋紅蝴蝶
總結紅色水草:
陽性草(紅色)
豹紋紅蝴蝶、尖葉紅蝴蝶、迷你紅蝴蝶、綠蝴蝶、紅雨傘、丹麥血紅宮廷、紫艷柳、印度黃玫瑰、日本紅玫瑰、稻穗、紅千層/紅羽毛、五彩薄荷/紫薄荷、越南百葉、紫紅圓葉、小紅梅、牛頓、紅唇丁香、夕燒、紅太陽、紅梅、一點紅、卵葉水丁香(紫色)、彩虹圓葉(粉宮廷)、粉紅宮廷、南美小百葉(莖幹為紅色)
中性草(紅色)
南美小圓葉、虎耳(頂葉有點點紅色)、紫虎耳(紫色),粉紅虎耳
陰性草(紅色)
血紅三角葉、迷你椒草、水上葉紅蛋,紅皇冠、古巴葉頂紅、水上葉大紅柳、日本紫蛋、龍骨、紅水竹葉、豹紋蛋椒、金線椒(暴芽時候為紅色,很嫩)、大紅葉、噴泉花苞(紫色)、紅柳、針葉皇冠、葉底紅、新青葉

給魚缸下鹽

在水族飼養中,鹽起着殺菌消毒等重要作用。網上不流傳這一句話嘛:治魚老三樣:下鹽、曝氧、升溫。這裏講的鹽,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水族礦物鹽
什麼是水族用鹽
水族用的鹽,跟我們日常食用的鹽成分還是有不同的。食用鹽是經過精細加工,並添加了人體需要的如碘等元素。而水族用鹽,主要是粗鹽,也就是不添加碘等特別元素的鹽。為了提高對魚病的預防治療效果,有的鹽會額外添加入鎂、鉀、鋅等礦物元素,就被稱為礦物鹽或生物鹽。現在某寶上的水族用鹽,基本都宣稱自己是礦物鹽,起到一定的噱頭作用。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才是最核心作用。
水族用鹽的原理
很多新人朋友,可能不理解為什麼養魚或者治療魚病要放鹽。小編首先給大家講一個專業術語:滲透壓,一句話描述原理就是:為了阻止水分子會從低濃度(滲透壓低)的液體滲透到高濃度(滲透壓高)的液體而在高濃度液體一側施加的最小額外壓強叫滲透壓。 以下是一個滲透壓的簡單實驗,因個人畫圖能力有限,就不畫啦。
  • 實驗過程:將蘿蔔切成兩塊,在切開地方的上方2cm處繫上繩子,把蘿蔔分別放入2個杯子,切面朝下,一個倒入500ml清水,一個倒入500ml鹽水,24小時後,觀察結果。
  • 實驗結果:鹽水的滲透壓高,蘿蔔中的水份會流失到鹽水杯中,因此杯中水會增加;脫水後的蘿蔔會變軟;清水的滲透壓低,清水會滲入蘿蔔中,因此杯中水會減少。
水族專用鹽
而治療魚病主要是通過調節魚的滲透壓來實現的。對於魚來講,魚的滲透壓就是魚的體液的濃度。在正常的水質情況下,可以理解為水中的鹽分很低,滲透壓也很低, 魚正常的滲透壓是0.5%。 所以水會滲透進魚體內。那大家可就奇怪了,如果這樣一直灌進去,魚不就死了莫。這時魚的鰓跟腎臟就起作用了。通過鰓及腎臟的調節作用,將水中的鹽分排出體外,從而保持體液跟水體達成一個平衡。此外體表的粘液也會阻止過多的水進入。
而對於病魚來講,如果體表受到感染或者粘膜層受到破壞,水就會從薄弱處滲透進來。為了維持魚體平衡,魚就會大量分泌粘液,並且腮跟腎臟也會超負荷運作,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魚體免疫力和體力急速下降,最終衰弱而死。講到這裏,那如果我們在水中增加鹽呢。這時由於滲透壓原理,魚體內的水分就會流向體外,減輕腮跟腎臟的負擔,那麼相應的可以阻擋細菌進入魚體。而由於魚體表面有粘膜,將會阻止水分子離開身體。在整個過程中,魚體機能逐漸恢復,再配合一些藥物治療,效果自然更好啦。
鹽是如何殺菌的
上面講了鹽是通過滲透壓起作用的。那麼如何治療魚病呢,這就要講到細胞了。由於細菌是單細胞或幾個細胞組成,當外部的滲透壓高的時候,細菌就會失去水分(細胞絕大部分是水),因為大量脫水導致死亡。死亡的細菌細胞會隨着分泌的粘液,最後脫落到水中,細菌死亡了,那魚病也就得到治療了。由於有大量的死亡細菌細胞脫落到水中,因此建議在治療幾天後,更換一部分水,保持水體質量。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類病毒性魚病,就不能用此方法治療了,原因是一樣的:病毒沒有細胞質,所以滲透壓對病毒無效。但通常情況下細菌性魚病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所以用鹽來預防和治療,也是一種較為穩妥的辦法。關於魚病這塊,後續我再詳細跟大家講解。
鹽的使用
首先跟大家說明一個公式:長x寬x水面高/1000x0.3%=用鹽量
其中: 長寬高,單位分別是毫米,獲得的立方毫米,除以1000,得到立方厘米, 再乘以濃度0.3%,得到用鹽量,單位是克。 而濃度0.3%是治療一般魚病的,下面會詳細講解下濃度。
  • 濃度為0.1-0.2%:主要用於預防,或可配合其他藥物治療外傷(運輸換水途中導致的身體損傷),該種濃度可直接用於缸內,3-5天後換水1/3
  • 濃度為0.3-0.5%:主要用於魚病治療,如白點病等常見細菌性病症,用於前期魚病,配合其他藥物,藥浴時間為30分鐘左右。
  • 濃度0.6%以上:主要用於急性短期治療,一般用於重症魚病,配合其他藥物,藥浴時間約為10分鐘或以下。
說了這麼多,可能大家還沒直觀感受,再給個大致參照: 如果按0.3%的濃度,100L水約300克鹽,1L水3克鹽。具體在使用時大家酌情添加,隨時關注魚的情況。
主要治療
在低濃度情況下,對水中的細菌或病原體有刺激作用,抑制細菌生長,提高魚兒活力。在濃度較高時,不僅可以抑制病原體,還能通過使細菌細胞脫水死亡的方式,治療細菌性疾病。常見的可治療魚病有:爛鰓、三代蟲、指環蟲、四鈎蟲、豎鱗、斜管蟲、車輪蟲及白點病等。
問題答疑
  • 我的魚兒沒病,需要用鹽嗎?
如果您的魚兒遊動吃食正常,水質也好。那麼小編建議您可以不放鹽,或者您再每次換1/3水時,放0.1%濃度的鹽,即100L水放100克鹽,可用於預防,保持魚兒活躍。
  • 家裏的鹽不含碘,可以直接用嗎?
含碘的鹽,是絕對不能用於魚缸的。如果您確保食鹽不含碘,緊急情況下可適量用一點。但因為食用鹽總是經過加工和添加人體元素,最好還是不用的好。可去某寶或水族市場購買專用鹽。
  • 鹽要下在單獨的小缸治療,還是直接下大缸?
如果您是用於預防和初期治療,那用大缸也是可以的,濃度控制在0.2%左右即可。但如果魚病已經很明顯了,為了配合藥物治療,最好用小缸單獨加鹽加藥。
  • 如何掌握下鹽的時間?
參照上面講的濃度和時間基本是沒問題的,同時遵循一個原則:濃度高則時間短,濃度低則時間長。
  • 魚病了,加鹽升溫都沒效果怎麼辦?
如果您能夠明顯看到魚兒的病症,如白點病、頭洞病等,那小編建議還是對症下藥,單獨治療即可。加鹽治療,只能是一種保守穩妥的辦法,一般需要1-3個星期。如果治療1周後仍無好轉效果,可能魚得的是病毒性疾病,不妨嘗試下病毒類藥物。
  • 我養的鼠魚、清道夫(異形)能下鹽嗎?
答案是不能,下鹽主要針對有鱗魚類,有鱗魚會分泌粘液保護體表,對鹽等有一定抗性,可以保住身體內的水分。而無鱗魚在面對鹽水時,幾乎無力抵抗,很大可能會脫水而死。
成品顆粒鹽,好計算
寫在最後
鹽是魚的萬能藥,魚缸下鹽,掌握好濃度和換水是關鍵,當看到一條生病的魚兒,被我們精心呵護重歸活潑,那是多麼開心的事情啊。

彩色米蝦,台灣原生觀賞蝦系列

彩色米蝦系列

彩色米蝦屬於匙指蝦科、新米蝦屬之小型蝦類,體長1-3 cm。彩色米蝦飼養水質環境宜在pH 6.0-7.2的弱酸軟水性水質,最佳溫度在23-25。彩色米蝦的體色斑紋會因不同生態環境呈現多樣變化。近年來,台灣觀賞魚養殖業者培育改良出許多新品種,依體色分為紅色型、黃色型、綠色型、黑色型和橙色型,體色相當鮮豔討喜。


彩色米蝦系列中最引人矚目的就屬琉璃蝦品種,乃由台灣觀賞魚養殖業者拉瑪國際水族公司王董事長國中培育出來的。該蝦頭與尾部呈亮紅色,中段軀殼透明,狀似彩繪琉璃,掀起現今全球水族市場潮流。
玫瑰蝦(櫻桃蝦)巴氏米蝦(綠米蝦)巧克力蝦黃金米蝦
玫瑰蝦(櫻桃蝦)
巴氏米蝦(綠米蝦)
巧克力蝦
黃金米蝦
香吉士米蝦極火蝦藍絲絨蝦琉璃蝦
香吉士米蝦
極火蝦
藍絲絨蝦
琉璃蝦
雪球蝦金背黃金米蝦綠米蝦
雪球蝦
金背黃金米蝦
綠米蝦

台灣原生觀賞蝦系列

由於台灣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出多樣化之水域生態環境,使得原生於台灣之淡水蝦,依棲地環境呈現獨特之生理形態。在本次特展之台灣原生淡水觀賞蝦種類中,大多數屬於東部的特有種,其中最奇特的種類就屬於附刺擬匙指蝦(Atyopsis spinipes),牠的第一及第二步足特化成圍網狀,水族館業者暱稱為「網球蝦」,當牠處在湍急水域時,會選擇流水強勁之方位駐足,並將網狀步足張開,不斷揮動牠那奇特網狀濾食步足,捕捉餌料生物攝食。

有「過山蝦」之稱的貪食沼蝦(Macrobrachium lar)是屬於大型淡水蝦,其溯河能力強,無論是河川中上游急瀨山澗、中下游區深潭及下游平緩水域都能夠生存,對環境適應力極強。
石紋網球蝦短腕米蝦衛氏米蝦
石紋網球蝦
短腕米蝦
衛氏米蝦
大和米蝦真米蝦台灣米蝦
大和米蝦
真米蝦
台灣米蝦
粗糙沼蝦貪食沼蝦郝氏沼蝦-黑白截手蝦
粗糙沼蝦
貪食沼蝦
郝氏沼蝦-黑白截手蝦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孔雀魚Guppy

人氣至高的孔雀魚
中文學名:孔雀魚
拉丁學名:Poecilia reticulata
中文別稱:鳳尾魚、彩虹魚、百萬魚、庫比魚
英文名稱:guppy
科學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輻鰭魚綱新鰭亞綱鱂形目鱂亞目花鱂科花鱂屬孔雀花鱂種
分佈區域:委內瑞拉、圭亞那、西印度群島等地的江河流域
特  徵:孔雀魚是熱帶淡水魚中最普通、易於飼養、繁殖力強、最受喜愛、最適合新手入門的魚種,體色絢爛多彩、體型優美自然,嬌小玲瓏,活潑好動,性情溫和,可與其他中小型魚混養。
雄  魚:體長3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鰭佔身長的2/3左右;雄魚體色斑斕多彩,有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基調色為淡紅、淡綠、淡黃、紅、紫和孔雀藍等。尾鰭和體腹上有藍紅色圓斑,其周圍有淡色環紋,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背鰭短而高,尾鰭寬而長,尾鰭上有1~3行排列整齊的黑色圓斑或是一彩色大圓斑。尾鰭形狀千姿百態,有琴尾、圓尾、旗尾、三角尾、燕尾、裙尾、上劍尾、下劍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齒尾、大尾等形狀。
雌  魚:雌魚體長可達6厘米,其尾柄及尾鰭佔全身的1/2以上,各鰭均較雄魚短。體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鰭和尾鰭的顏色較雄魚遜色許多,尾鰭略帶花紋,並無雄魚鮮艷。
品  系:經過人工培育,孔雀魚現有幾百品系,依比賽中的規定,以魚尾或紋理色澤大致可分為幾大類:草尾(GRASS)、馬賽克(MOSAIC)、禮服(TUXEDO)、單色(SOLID)、蛇紋(KING COBRA)、劍尾(SWORD)、金屬(METAL)、白子(ALBINO)、白金()特殊尾型等等等等。
孔雀魚品系
光憑孔雀魚尾鰭的形狀,可分為以下品系:草尾(Grass)、三角尾(Delta Form)、扇尾(Fan Tail)、下劍尾(Bottom Sword)、上劍尾(Top Sword)、雙劍尾(Double Sword)、針尾(Pin Tail)、圓尾(Round Tail)、豎琴尾(Lyre Tail)、燕尾(Swallow)、緞帶(Ribbon)、火炬尾(Flame)等品系。
下圖是一隻紅頭火炬孔雀與一隻火炬草尾孔雀,火炬尾就這樣,右圖的火炬指形狀,草尾指花紋:
「草尾系」(Grass)的尾巴上有細點,各點並不銜接;背鰭須厚實,尾鰭須寬大,尾鰭上佈滿黑色細小圓斑點,花紋細緻如芳草茵茵,背鰭花紋與尾鰭花紋必須一致,而魚身色斑須自然地均勻分佈。
「馬賽克系」(Mosaic)的尾巴上有粗點,每一點之間相互銜接;馬賽克孔雀的尾鰭基部與身體交接處有一塊「深藍」色的色塊,這是牠與草尾孔雀的不同之處。

「禮服系」(Tuxedo)魚的後半身為黑色、深藍色或其他純色,好像穿了一襲燕尾服;尾鰭上沒有雜色斑點或花紋,整體感覺素雅大方,尾鰭必須比其他品系的孔雀魚更為寬大且長。下圖是三角尾,叫做白德國禮服(燕尾服)三角孔雀魚:
「單色系」(Solid)整隻單一色,魚體色澤不含任何雜色。別以為簡單,要培殖出單色孔雀魚並不容易。下圖是一隻 solid red fan-tailed guppy:
「古老系」(Old Fashion)孔雀魚並不古老,反而指一個全新的孔雀魚品系,其尾鰭具有類似馬賽克的斑紋,但紋路卻模糊不清,魚體表面具有著類似蛇紋的紋路,卻不似蛇紋那樣具有凸突感,反而具有凹陷感。下圖取自老爹魚舍,這位魚友叫牠正三角古老紅馬白子:
「蛇紋系」(或稱「蛇王」,King Cobra)的魚隻身上具有蛇或豹的紋路,紋路與馬賽克孔雀相近,但更為細緻,魚身體表呈現藍、綠等具有金屬質感的色澤,配以細密的花紋,十分絢麗奪目。下圖均為蛇紋系,請注意「琴尾」就是這付模樣(右圖擷自太陽水族中心):
「豹紋系」(LEOPARD)從草尾孔雀中分劃出來的品系,和草尾孔雀的差別在於尾鰭底色呈黃色,魚體與尾鰭交界部分的紋路為「三」之類的流水紋。豹紋孔雀亦起源於德系黃尾禮服孔雀,所以吻部呈黃色。下圖的孔雀魚混合了豹紋品系與馬賽克品系的色澤紋理:
「劍尾系」(SWORD TAIL)的尾巴呈現單劍、雙劍或底劍,尾鰭如劍般筆直伸出,根據延伸的部位不同而分為雙劍尾、上劍尾、下劍尾等不同的形式。劍尾的末端必須尖銳,體色紋理呈自然表現狀,具有大自然原始的風味。下圖是一隻劍尾孔雀魚:
「白子系」的眼睛為紅眼或酒紅眼,下圖是一隻白子扇尾孔雀魚:
「白金系」(Platinum)孔雀魚覆蓋魚體體表的白金色必須均勻,最好能夠覆蓋胸鰭、背鰭、腹鰭、尾鰭:
「金屬系」(Metallic)是俄國人培育出來的,魚身前半部分呈現特殊的金屬藍,但是如果水質不佳或魚體不適,金屬藍的色塊會轉變成黑色。下面都是金屬系:
講到這裡,考考看倌,下圖是什麼品系的孔雀魚(好像得過世界冠軍)?嘻嘻,俺非專家,也不知道答案,只能用猜的:
對了,養孔雀魚能夠減少病媒蚊喲!一隻小小孔雀魚一天可以吃掉100隻蚊子的幼蟲!
不大贊成
孔雀魚很好養,繁殖力強,孔雀魚友都很熱衷於培育出「光彩奪目」的品系,例如這位魚友說:
孔雀算是很會生的魚種,完孔雀最大的樂趣是,從不是很漂亮的魚開始下去改魚,改到最後出現穩定的線.所以可以先從給你的網站上找一些入門品系的魚(一對大概50左右的)慢慢配慢慢改當改出第一隻自己想要的魚的時候,那種成就感,絕對不是買來的可以比擬的上的